为对接产业前沿、强化实践认知,暑假期间,机械工程学院组织2023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赴中国一拖集体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3周的校外集中认知实习活动,近日,实习圆满结束。

图 学生赴中国一拖有限公司进行认知实习
作为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落地产业”的关键环节,本次认知实习突破传统参观模式,以“智能制造场景体验+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目标,不仅让学生“看见”机械制造的实际流程,更让向他们“读懂”行业发展的趋势,从而打通“课堂学习—产业认知—职业规划”的衔接通道,为后续课程学习注入实践动力。
学院精选了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生产线研发、精密零部件加工等领域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为学生们搭建起“多场景、深体验”的实践平台。在新柴油机车间内,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系统作业,通过现场讲解,理解“数字化栾生”技术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在轮式拖拉机装配车间,学生们认真观察拖拉机的装配流程,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严谨操作在产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此外,企业技术人员还分享了“机械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轴承发展史”“企业文化”等专题讲座,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双维度为学生拆解成长路径,让大家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图 学生参观新柴油机中工业机器人产线、轴承博物馆
为确保实习质量“不打折扣”,学院构建了“教师带队+企业指导+学生组长”的三级管理体系。从实习动员会、制定计划、全程跟进、结束总结等全过程管理,每日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当场组织开展“问题复盘会”,引导学生梳理当日所学、解决认知困惑;企业导师则结合生产实际,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技术解答;学生组长(班委)负责统筹行程与安全,行程“全员参与、全程可控”的管理闭环,让实习既有收获更有保障。




图 实习动员、进车间前指导、车间中技术指导、出车间后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学生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亲身体验了企业的工作氛围,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参加实习的学生表示,实习让他们明确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这场对接智能制造的认知实习,不仅让机制专业学生收获了知识与视野,更深化西京学院“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探索出“产业场景反哺课堂教学”的新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实习实践为纽带,深化校企合作,让更多机制学子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成为适应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图/张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