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现开展2025年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调剂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剂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切实做到尊重考生、服务考生,维护考生权益。
二、接收专业
专业类别及代码 |
专业领域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备注 |
机械0855 |
机械工程085501 |
085501机械工程01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02机械系统设计与状态监测 |
全日制 |
机器人工程085510 |
085510机器人工程01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02机器人应用与人工智能 |
能源动力0858 |
电气工程085801 |
085801电气工程01电气系统智能控制与应用02微型电网设计与运行控制 |
三、接收考生调剂的基本条件
1.成绩要求: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含单科及总分)须达到调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一区国家线。
2.调剂范围:参加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且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
3.调剂要求:
(1)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四、学费、住宿费及奖助政策
学科类别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费 |
住宿费 |
工学类 |
0855 机械 |
2.5年 |
28000元/生·年 |
4200元/生·年 |
0858 能源动力 |
凡被我校录取的2025级硕士研究生,可享受以下资助政策:
西京学院研究生奖助体系一览表
类别 |
名称 |
金额 |
备注 |
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 |
20000元/人 |
按上级文件执行 |
学业奖学金 |
8000元/人 |
按上级文件执行 |
西京学院一等奖学金 |
10000元/人 |
15%覆盖 |
西京学院二等奖学金 |
8000元/人 |
35%覆盖 |
西京学院三等奖学金 |
4000元/人 |
50%覆盖 |
优秀毕业论文奖 |
1000元/人 |
10%覆盖 |
新生奖学金 |
本科生源为“双一流” |
20000元/人 |
学习形式须为全日制 |
初试总分高于国家线40分 |
10000元/人 |
初试均为统考科目 |
初试总分高于国家线80分 |
初试有自命题科目 |
助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6000元/人·年 |
100%覆盖 |
“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
400元/人·月 |
学生申请,不少于10个月 |
学科竞赛奖励 |
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 |
1000-100000元 |
按照学校文件执行 |
科研奖励 |
论文、专利奖励 |
400-60000元 |
按照学校文件执行 |
课题奖励 |
课题经费的1% |
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 |
六级奖励 |
英语六级奖励 |
2000元/3000元 |
|
备注 |
奖学金、助学金、学科竞赛奖励、科研奖励等如遇政策调整,按照学校最新文件执行 |
五、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参照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机械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https://jxgcxy.xijing.edu.cn/info/1016/3094.htm)。
六、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年,作为学校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目前,学院设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硕士和能源动力硕士;涵盖五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交互设计。现有硕士研究生130余人,本科生1700余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还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学院建有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和氢能储运装备与安全检测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此外,学院是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单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学院还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展现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卓越水平。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及研究员1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2人,博士学位教师33人。学院自2012年启动机械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目前共有校内导师31人,其中20人拥有博士学位;企业导师25人,均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这支导师队伍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中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指导与支持。
近年来,学院硕士研究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内,硕士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在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学生们共获得100余项奖项,并成功申请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60余项,参与企业研发项目90余项。目前,学院已培养出133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产品研发、教学、管理等领域表现优异,另有7人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