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科要求:物理+化学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匠心精神及艺术素养,掌握机械、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基本理论及技术,在智能制造及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发、运行维护、管理营销等工作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制造业、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工厂等领域就业,担任智能制造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职位,从事智能制造领域产品/产线的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
四、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视觉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大数据与物联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床电气与PLC技术、智能制造信息与执行系统、智能工厂建模与仿真、数字化协同设计综合训练、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综合训练、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训练、智能工厂系统集成项目设计。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 |
实践内容 |
校内实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训、机械设计综合实训、机械制造综合能力训练、数字化协同设计综合训练、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综合训练、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训练、智能工厂系统集成项目设计等 |
校外实践 |
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 |
学科竞赛 |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工程制图与3D建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 |
第二课堂 |
人机共融协会、三维建模协会等 |


六、专业特色
(1)行业优势明显。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是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核心单元及重点布局发展方向;是热门的新工科专业之一。
(2)专业基础雄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78%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单位,与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等“小巨人”企业建设有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区、工业数字孪生创新区、智能制造加工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




(3)就业前景好。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引入智能制造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这为从事智能制造工程的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智能制造工程师是当前热门的职业之一,由于其技术门槛较高,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
(4)发展空间广阔。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关岗位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未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智能制造数据分析、智能制造工程实施和运维等领域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七、职业发展规划
初入社会期 |
智能制造技术员、工业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
成长期 |
MES系统运维工程师、智能产线设计师、工业大数据分析师 |
成熟期 |
数字孪生工程师、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师、智能工厂规划师 |
理想职业期 |
智能制造项目经理、技术总监 |
八、部分毕业生升学及就业情况
姓名 |
专业 |
升学/就业单位 |
罗晶晶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陕西科技大学(升学) |
赵子航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兰州交通大学(升学) |
吴肇泳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齐齐哈尔大学(升学) |
陈瑾瑜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香港教育大学(升学) |
王浩东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西安巨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杨忠丽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 |
唐小康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任阿伟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陕西猿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罗伟煜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岑宇昆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赵煜哲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夏宝顺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徐晨阳 |
智能制造工程2025届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